仿佛第二期,才是真正的开始。
《中国好声音2023》第一期,在延期播出后,也延宕了必然而来的无数吐槽与争议。
导师与学员的两条叙事线索,并未能架构起新模式的叙事节奏。

可以看出,《中国好声音2023》想要改变,但似乎又怕偏离方向与初衷。
它也想要不变,因为正是那样的转身与选择、气氛与气质,俘获了众多的观众,为它点赞与欢呼、收藏。

在首期节目中,导师们似乎还未进入状态,它们各成体系,“各玩各的”,有的稍显词不达意,有的则明显用力过度。

他们也还没有达成“打配合”、“共搭台”的默契,并未烘托出真正的“抢人”氛围。
五个首期节目就上场的学员,明选与盲选之间,也并未形成一种紧张感,他们中有的在选择模式时有些随心所欲,有的则似乎并无之前的四转学员的惊艳度。

在网络的舆论排山倒海而来后,《中国好声音2023》第二期还是来了。
它会带来大众久违的兴奋与表达欲,还是开播前就“自带”的“吐槽”体质?
学员亮点频现
在第二期,共有十一位学员登上了“好声音”的舞台。
但十一位学员却绽放出十二种色彩。风格上的多样让人们看到了“好声音”新的可能性与时代性特质。明选与盲选模式的交替发生令大众感受了其间的张力、反差与“互文”。

相比于首期节目中,五位学员的牛刀小试,第二期节目中时有学员大放异彩,亮点则频频闪现。
看来,新的《中国好声音》开始发力了,它要驱散大众的疲惫感与“伤感”情绪,带来新的声音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原创型学员中,蔺颇极具个人辨识度与色彩的摇滚曲风,嚣张而不跋扈,扩张性与感染力兼具。

李在溪的《梦》,仿佛节奏布鲁斯与迷幻电子的梦幻融合,颗粒感激发出人的兴奋情绪,节奏感又令人左右摇摆。

小心翼翼而小鸟依人的可楼,歌声细腻、感情真挚,让人不禁想起《中国好声音2020》中的单依纯。

戚琦的声音则戏剧性十足,她的戏腔感染得潘玮柏导师落下了不轻弹的男儿泪。
她的清澈目光引发薛之谦导师在“前世今生”里纠结与徘徊,发出一眼万年的感慨。

导师感情丰沛
在这里,应该给薛之谦和潘玮柏点赞。
与首期节目相比,薛之谦的力量用在了对的人身上,潘玮柏则在中规中矩之外更多了一份真挚的感情。
当第九个上场的戚琦穿着京剧戏服,甩开云袖,结合京剧元素和流行音乐唱出《婚约》时,薛之谦为她留在“好声音”舞台而坚持到底,潘玮柏则为这个选择明选模式的学员黯然转身。

两位导师都知道自己的音乐世界的边界与可能性在哪里。
所以,分别做出了选择她与放弃她的举措。
薛之谦选择了戚琦,因为她的执着与自己对中国风的把握。

潘玮柏忍痛割爱,是为了她有更好的“归宿”与更多的进步和发展。

两位导师的感情丰沛,理性与感性兼具,让人感觉到了真诚与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