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实际利率什么意思(通缩、通胀、实际利率下的经济周期)

时间:2025-03-30 04:02:03

什么是通胀?什么是通缩?实际利率水平有多高?

什么叫实际利率?

银行存款利率或者资金获得的收益率(收益率)减去当期内商品价格上涨率(CPI)之间的差值。比如银行存款利率是年化3.5%,当年物价上涨2%(CPI),实际利率=3.5%-2%=1.5%,投资或者存款收益就是1.5%的水平。

因为实际利率的原因就有了当通胀的时候整个社会容易处于激进的投资阶段。

通胀时期全社会都不愿意有太多以短期存款为主的或者增加吃利息的现象,因为短期存款利率普遍只有1-2%,而通胀CPI可能在2-3%甚至更高。比如手里有100块,年初的时候猪肉一斤10块,年底猪肉涨到了12块,100元存在银行只有2块钱收益,而且这2块的短期利率已经算较高了。总共成了102块。同样100元,年初能买到100元/10元/斤=10斤到年底102元/12元/斤=8.5斤。10斤肉变成了8.5斤,货币存在对商品损失15%。


如果换成商品比如资产投资,年初买了100万的一套房子,年底因为市场房价上涨翻倍100万变成了200万,因为商品或者资产通胀,而实现了投资收益100%的获利,如果存在银行可能仅仅只有100万*2%=2万。差距达到50倍之巨大。

处于大通胀时期永远只是波峰与波谷周期下的波峰时段,而不会永远处于波峰。

欧洲在15世纪中国家法定利率为10%,随着经济发展利率不断下降,之后降低到3.5-4.5%,甚至降低到0利率。之后又因为经济增长而利率逐步增加,特别是疫情后的经济格局改变使得欧美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货币利率出现明显的增长,从疫情前的接近0%增长到现在的5%左右。

银行利率的高低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快慢。增长越快,企业和居民投资越高,对于资金的需求越多,贷款利率就越高,贷款利率越高,银行为了获得更多能够贷款的资金而提高存款利率以获得更多可支配货币。

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越高通胀就越高,长期存款利率5%-减通胀率3%=实际利率2%,并且长期趋向于下降。因为随着投资的增加生产效率和商品供应快速增加,商品价格因为供应增加而逐步下降,获利逐渐下降,最终引起投资下降,贷款利率下降,存款利率下降。所以欧美国家现阶段的实际利率依旧维持在大约2%的水平左右,并在未来逐渐走向下降。而短期货币利率肯定是无法跑赢通胀率3%的水平。短期存款与通胀相比就意味着货币贬值。

而与通胀相反的通缩可能对于一般的人们而言忽略了其恐惧的一面。

因为某些客观原因,一个国家或者社会发展进入通缩时期或者滞涨时期。经济会像癌症一样成为难以治疗的绝症。


通缩时期的最明显的表现为全社会商品价格处于下降或者停滞。就是CPI指数增长为0或者更低的负值。在通缩或者CPI处于负增长时期,实际利率往往会大于通胀时期的利率。但逐步趋近于0。例如,在进入通缩时期最为明显的就是商品价格指数CPI从增长逐渐转向到负增长,比如从3%逐渐下降到2.5%…1.5%…0.5%…-0.2%。存款利率从3.8%逐渐下降到2%。实际利率从3.8%-3%=0.8%上涨到1.5%-(-0.2%)=1.7%。发现没有今天我们的实际存款利率就是大概在2%左右,甚至一些长期存款利率在3.5%,而CPI物价指数处于0.1%左右,那么实际的存款利率甚至更高。

处于这一时期存款获利(包括长期稳定固收)收益成为最佳的选择。而投资资产类将面临最大的损失,因为商品价格处于贬值时期。

例如,2022年贷款购买一套200万房子,或者工厂,贷款利率4.5%,每年支出利息9万元,房价下跌5%,资产损失200*5%=10万,一年净损失19万。房子还是那个房子,自己的资产却损失19万。有人会问为什么投资工厂企业也会亏损?

在通缩时期商品价格同比和环比在不断下降的,200万的投资年只要200个商品,商品价格因为通缩下跌1%,200万*1%=2万直接损失2万,如果这200万投资是贷款,贷款利率4.5%就会承担9万元/年的利息,共计损失11万。

转换为实际利率就是11万÷200万=5.5%

通缩时期的贷款投资实际承担的实际货币利率=贷款利率+通缩率,意味着实际承担更多经济负担。

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通缩时期的主要解决方法就是大幅度降息,使得投资的实际利率无限趋近于0。无利息时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降低实际利率一方面有利于经济过热时期的控制通胀,存款利率是5%,通胀率是3%,存款就会增加,实际存款利率2%,引起存款增加后调节存款利率,形成实际利率下降。贷款利率是6%,通胀率是3%,实际利率3%,贷款下降贷款利率下降,引起实际利率下调趋近于0。

降低实际利率另一方面能够解决通缩经济。通缩率为-1%,存款利率为3%,存款增加,贷款减少,引发存款利率不断下降趋近于0,甚至出现存款负利率时代,实际利率从3%-(-1%)=4%,下降到0%-(-1%)=1%,当存款利率无限下降过程贷款利率理应同步下降并无限趋近于0。当贷款利率下降极低的时候实际利率无限接近于0,当贷款几乎可以忽略时,企业和居民就会考虑无成本投资出现,例如长期贷款以支持企业科研,10年或者更久的贷款投资会大范围产生,进一步诞生新的科技改变人类的生活,使经济重新步入新的正轨。

当然通胀、通缩以及实际利率的周期关系需要稳定的社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1.成熟的社会发展形态(制度、法律、科技、资本);

2.自然的人口结构;

3.自由的市场经济;

4.成熟的监管。


没有稳定的社会发展形态,通胀或者通缩可能在一个国家或者社会发生长期的存在。例如一些小的国家,冰岛、太平洋岛国、泰国以旅游为主的地区,以旅游业发展和创造收入,受到全球疫情影响冲击特别明显。或者是一些资源出口型国家,受资源出口影响最大。经济结构单一,受到单一风险因素冲击较大,就是所谓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摔一下就全没了。

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变动同样也会带来一个国家经济的巨大变动。

一个社会的人口结构也会造成经济的深远影响。新生人口的快速增加带来直接的需求增加,随着时间推移对于教育资源的需求、医疗和住房资源的需求,商品消费随之增加,而相反随着新生人口断崖下跌影响,带来妇产行业的快速萎缩、母婴消费品下降,教育资源需求减少、住房和医疗资源需求下降。并且人口结构长期影响经济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而人口持续下降,商品供应与长期处于过剩状态,进而造成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状态,通缩进一步恶化严重,持续一段时间会演变为加剧产业内部淘汰,直到形成最终平衡。

监管的作用是在社会发展和自我的运行过程中,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获得长期数据有效的引导和调整产业之间的平衡。例如当2018年我国新生人口的首次出现下滑后,政府应该利用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人口变化的原因和趋势,根据未来变化制定有效的政策,使我国人口结构趋于稳定自然发展。最终形成自然稳定的人口结构,降低未来对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而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更久。

趋势的改变和改变的趋势是需要监视,并最终有效管理形成稳定的、有效的调节。

今天我们面对社会发展形态问题、人口结构问题、市场机制问题和社会监管问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通胀、通缩和实际利率已经很难单纯以周期关系来判断。